美籍华人心声:中国父母为什么
老太太说,她跟老公住在南加州的橙县,刚刚去北面加州跟俄勒冈州交界的地方钓鱼钓了一个星期,回程的时候顺路帮儿子带点行李回家。原来,他们不是专程来接儿子的。[详情]养生第21130611期 推动孩子的成
通过室外走、跳、跑、攀登等体育运动,做儿童健身操或运动量较大的游戏活动,既可以利用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流等自然条件,又能够通过各种活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详情]
“挖角”广告短信渐多
“您好,我是XX银行的业务代表,如您通过我行办理转按揭业务,可以享受20%~30%的利率下浮优惠,欢迎来电咨询。”这则非私人手机号发出的短信虽没有署银行的名字,但收件人可以通过留下的咨询电话辗转地联系到银行相关业务人士。
记者以一位在2005年就买房的、正常还款三年的客户身份进行了咨询,得到的答复是 “7折不一定能享受,但肯定比你现在所在银行的优惠幅度大。”这位业务员同时进一步劝诫: “虽说房贷新政理论上是元旦起实行,但各家银行有很大的自主权,到底什么时候能享受优惠利率还很难说,我们这里很多来办转按揭的客户就是从大银行 ‘搬’过来,从打折角度看肯定是我们小银行更有诚意呀。”
记者发现,目前这些来 “挖角”转按揭业务的的确多为中小银行。而且在目前政策面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出得非常频繁的背景下,每一个政策出台后都要求银监会出指导意见已经不太现实了,因而各家银行的 “自主权”显得越来越大。而由于房贷整体增长乏力,很多银行房贷业务今年都面临压力。部分小银行只能通过“转按揭”挖角来保持自身业务的增长。
抢增量不如抢存量
众所周知,银行自房贷新政以来,对房贷优惠利率一直是能拖就拖,央行要求对首套房客户利率下浮30%的规定已经下达了2个月,但直至今日大多数银行仍旧没有出台操作细则。但为何现在又会出现银行主动争抢存量贷款客户,自愿给优惠的怪现象呢?
记者致电了几家小型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均不愿意就此发表看法。还是一大行的业务主管在追问下吐露:在银行看来, 10月以来施行的新政也好,最近的二套房部分松绑也罢,这些政策执行的最大问题在于,可能会导致银行房贷业务风险与定价不匹配的问题。 “如果不能证明这个客户是安全的,如何来给予最低利率呢?”同时,对于自己所在银行的存量客户普遍给予0.7倍利率优惠,银行又将承受盈利压力。正因为如此,其它银行还款记录优良的存量客户,被视为 “香饽饽”。
业内人士还表示,以一些2004年甚至之前就买房的、正常还款四五年的客户,相比新增的客户风险更低,理应给予更低的利率定价;另一方面,上述存量客户的房产估值明显上升,银行甚至愿意给予 “转按揭”的同时 “加按揭”。
另外, “挖角”现象的增多也与预期有关。出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考虑,很多银行相信系列房贷优惠政策明年一定会更强势地被推动执行,与其到时候不得不给出最低折扣,不如现在先 “抢跑道”,攫取优质客户。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