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上市之后,必须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对广大股东负责。根据《证券法》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只有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才能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不真实的虚假记载、夸大事实诱导投资者的误导性陈述、把与投资者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信息不作公开披露的重大遗漏,都不利于中小投资者正确的投资决策。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还有时效要求:中期报告必须在上半年结束这日起60天内提交给证监会和交易所,并在证监会指定的报刊上刊登;年报则需在一年结束后的120天内披露。重要事件应立即向证监会和交易所提交报告并予公告。
此外,信息披露还要求责任主体明确。按照《证券法》第63条规定,证券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因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承销的证券公司的负有责任的董事、监事、经理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根据持续信息披露原则,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应公告招股说明书和财务会计报表;上市之后,应按时公布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及时公布重大事项临时报告。
中期报告的内容包括:
1.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
2.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事项;
3.已发行的股票、债券变动情况;
4.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重要事项;
5.证监会规定的有关其他事项。
年度报告的内容包括:
1.公司概况;
2.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经营情况;
3.董事、监事、经理及有关高级管理人员简介及持股情况;
4.已发行的股票、债券情况,包括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东名单和持股数量;
5.证监会规定的有关其他事项。
临时报告的重大事项包括:
1.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发生的重大变化;
2.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
3.公司订立重要合同,而该合同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4.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
5.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遭受超过净资产10%以上的重大损失;
6.公司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7.公司董事长,1/3以上的董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
8.持有公司5%以上的股份的股东,其持股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9.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
10.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责任编辑:
1、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尽量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转载之信息,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信息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