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股票具有收益性、风险性、流通性、永久性和参与性,具体如下:
一. 收益性这是指持有者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按公司章程从公司领取股息和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认购股票就有权享有公司的收益,这既是股票认购者向公司投资的目的,也是公司发行股票的必备条件。
股票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在一般情况下,从股票获得的收益要高于在银行储蓄的利息收入,也要高于债券的利息收入。
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持有者利用股票可以获得价差收入和实现货币保值。也就是说,股票持有者可以通过低进高出赚取价差利润;或者在货币贬值时,股票会因为公司资产的增值而升值,或以低于市价的特价或无偿获取公司配发的新股而使股票持有者得到利益。
二. 风险性
股票的风险性是与股票的收益性相对应的。认购了股票,投资者既有可能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同时也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股票的收益就不是事先即已确定的固定数值,而是一个事先难以确定的动态数值,它要随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而波动,也要受到股票市场行情的影响。公司经营得越好,股票持有者获取的股息和红利就越多;公司经营不善,股票持有者能分得的盈利就会减少,甚至无利可分。这样,股票的市场价格就会下跌,股票持有者就会因股票贬值而遭受损失;如果公司破产,则股票持有者连本金也保不住。
由此可见,股票的风险性是与收益性并存的,股东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其所担风险的补偿。股票收益的大小与风险的大小成正比。
三. 流通性股票具有很高的流通性。在股票交易市场上,股票可以作为买卖对象或抵押品随时转让。股票转让意味着转让者将其出资金额以股价的形式收回,而将股票所代表的股东身份及各种权益让渡给了受让者。
流通性是股票的一个基本特征。股票的流通性是商品交换的特殊形式,持有股票类似于持有货币,随时可以在股票市场兑现。股票的流通性促进了社会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资金的合理配置。
[GETPAGE]
四. 永久性包含两方面的涵义:1)股东与发行股票的公司之间存在稳定的经济关系;2)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到的资金使公司有一个稳定的存续时间。
股票是一种无期限的法律凭证,它反映着股东与公司之间比较稳定的经济关系;同时,投资者购买了股票就不能退股,股票的有效存在又是与公司的存续期间相联系的。对于认购者来说,只要其持有股票,公司股东的身份和股东权益就不能改变。同时,股票又代表着股东的永久性投资,他只有在股票市场上转让股票才能收回本金。而对公司来说,股票则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手段,由于股票始终置身于股票交易市场而不能退出,因此,通过发行股票所筹集到的资金在公司存续期间就是一笔稳定的自有资本。
五. 参与性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股票的持有者即是发行股票的公司的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的董事会;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资意志和享有的经济利益,通常是通过股东参与权的行使而实现的。
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权利大小,取决于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从实践中看,只要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额达到决策所需的实际多数时,就能成为公司的决策者。
股票所具有的经营决策的参与性特性,对于调动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建立一个制衡性的、科学合理的企业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责任编辑:
1、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尽量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转载之信息,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信息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