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保健 > 正文阅读

你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正常吗‏?

2013-11-29 来源: 作者: [T T]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医学上最常见的体检指标。血常规分析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观察血液中各种细胞的数量和形态,从而帮助诊断身体健康状态和引起疾病的可能原因。 

1. 血细胞的分类:

人体血液中的细胞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红细胞(Erythrocytes),白细胞(Leukocytes),和血小板(Platelets)。血红细胞主要是携带氧气,是所有人体细胞呼吸代谢的生命保证;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是人体免疫防卫的基础;血小板具有调节凝血和分泌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的功能。


 

2. 血细胞的生成:

胚胎期的血细胞主要来自肝脏,成年以后主要来自骨髓。可以说,所有血液细胞都是近亲,这些血细胞都来自同源,由位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首先分化形成血细胞原始细胞(myeloid progenitor)和淋巴细胞原始细胞(lymphoid progenitor)。由淋巴原始细胞分化成血液中的三种淋巴细胞,即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s)。血细胞原始细胞可以分化形成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中的单核细胞,粒细胞。
 


3. 血细胞总数与血沉计数:

 
这三类血细胞加起来,约占人体血液总体积的45%,其余部分是血浆。如果将新鲜收集的血液(加入抗凝剂)进行离心分层,血细胞会沉积,而血浆成份形成上清液。沉积以后血细胞成份的体积占血液总体积的比例,就是血液分析的血沉计数(Hematocrit)。血沉计数偏低,表示可能有贫血。
 
 

4. 血红细胞分析:

红细胞(Red blood cells)主要是携带氧气,是人体微循环的基础,所有细胞都需要氧气供给并把能量代谢生成的废物排出。为了方便通过毛细血管,血红细胞呈扁平圆盘状。哺乳类动物的血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大多数常见细胞器,胞质内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每个血红蛋白结合四个血红素和铁原子,这是血液呈现红色的原因。
 


血红细胞示意图
 
血红细胞约占人体细胞总数的四分之一,每个成年人体内大约有200-300亿血红细胞。男性血液中血红细胞的浓度大约为每毫升500万到600万,女性略低,大约为每毫升血液中400万到500万。血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00到120天,老化的红细胞会被清除,血红素被回收,要保证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平衡。
 


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血细胞
 
贫血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异常造成的养运输能力降低: 

缺铁性贫血:膳食摄入量或对铁的吸收不充分,不能形成血红蛋白;
镰状细胞病:一种遗传性疾病,血红蛋白分子异常,携氧能力下降;
地中海贫血症: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血红蛋白亚基生产的比例异常; 
恶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内因子缺乏。血红蛋白的生产需要维生素B12,而人体对于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内因子;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不能产生血细胞。
 

5. 血液白细胞分析: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担负抵抗外源微生物感染和防御功能。一般根据细胞形态和对染色剂敏感性,把白细胞分成几类: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单核细胞(Monocyte)和淋巴细胞(Lymphocyte)。这些不同种类的白细胞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除了特殊记忆淋巴细胞,白细胞的寿命都很短,一般只有几个小时到几天。
 
 

白细胞异常一般是有外源感染(或白血病),具体分型测定有利于帮助判断感染的性质。 

中性粒白细胞:细菌和真菌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寄生虫感染,过敏; 
嗜碱性粒细胞:组胺引发的炎症反应; 
单核细胞:有很强的吞噬能力,结核,疟疾,高山热等疾病是引起单核细胞上升最常见因素
 

血液中主要有三种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 
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激活T淋巴细胞; 
CD4+辅助性T细胞:结合抗原,协调免疫反应; 
CD8+ 细胞毒性T细胞:结合并消灭病毒感染的细胞和癌变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杀死人体病毒感染和癌变的异常细胞。 

注:人体艾滋病毒感染引起CD4+辅助性T细胞减少。 

6. 血小板分析:

血小板(Platelets/Thrombocytes)是由巨核细胞形成的不规则碎片。血小板不含有染色体DNA,寿命很短,其生命周期只有5到9天。血小板是生长因子的重要来源。由血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包括: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血小板示意图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凝血。如果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太低,容易发生出血;如果血小板数量太高,会形成血块,发生血管栓塞(thrombosis),由造成中风,心肌梗死,和肺栓塞。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有:癌症化疗,某些药物,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紫癜,维生素K缺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大量输血等。 

血小板异常增加的原因可能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通常会导致血栓或血块,而不是出血。 

 
附录:血细胞计数参考范围
 

血沉计数:41-50%(男), 36-44%(女) 
血红细胞总计数:5-6x106/mL(男),4-5x106/mL(女) 
白细胞总计数:4,000-10,000/mL 
   中性粒白细胞:45-74% 
   酸性粒白细胞:0-7% 
   碱性粒白细胞:0-2% 
   单核细胞:4-10% 
   淋巴细胞:16-45% 
血小板:150,000 - 400,000/mL 


趣味知识:

1.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不会被病毒感染。病毒自己不能复制,要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自己需要的蛋白质。没有细胞核的血红细胞自己也不能转录合成蛋白,等于绝了病毒的后路。

2. 红细胞携带氧气,但是自己不消耗氧。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代谢,只能通过葡萄糖酵解和乳酸发酵合成所需的ATP。所以,血红细胞携带的氧都是供给人体其它细胞。


责任编辑:
1、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尽量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转载之信息,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信息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医疗保健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dl> <dt><a class="avatar m rc"><img src="/avatar/[item:uuid]_s.gif" /></a></dt> <dd> <h3><t><a href="[item:uuid!ulink]">[item:unames]</a></t><i></i></h3> <h4>[item:message]</h4> <h5><t>[item:tim!date]</t></h5> </dd> </dl>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养生节目

更多>>
  • 养生第21130611期 推动孩子的成长
    健康之路第20131113期 许樟荣讲控制饮食降血糖,无糖食品
    养生汇第20131113期 陈莉莉讲刷牙的方式,牙列缺损
    养生堂第20131112期 十六字诀巧养骨(2)
    天天养生第20130416期 观舌知健康之观舌苔
    天天养生第20130417期 五重门挡住今年的流感(重播)
    健康北京第20130417期 谨防癌从口入
    养生汇第20130418期 肾气虚的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