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怎样把大笔资金送出国
央视昨日曝光了中国银行造假洗黑钱的丑闻后,洗钱出境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据媒体报道,洗钱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目前有多达7条渠道,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富人们将大额资金送出国境。[详情]父母传给子女十大错误理财观
4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金钱观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被子女所信赖的父母们却往往犯着这样一些致命的理财错误[详情]
本报讯 (记者林琳)中国邮政在近日的新邮预订会上公布,2014年将首度发行“拜年”邮票,今后每年都将发行“拜年”邮票。不过,市场人士认为,包括春节、端午、中秋、重阳在内的民俗邮票市场走势均不佳,难敌生肖、名画题材,民俗邮票最大的功劳在于让年轻人们不要淡忘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
“民俗邮票价值一直不高,但还没跌破面额。”大古广藏总经理喻培华告诉记者,自2000年开始,中国邮政连续四年发行了春节、端午、中秋、重阳题材,而2014年发行的拜年应该是最大的民俗题材。在此之前,与民俗有关的题材还包括年画系列。
“节日、民俗的题材市场走势都不是很好,影响面也不是太大。”邮商严先生告诉记者,一个是题材比较常规,没有什么特色,认同感不强,所以很难形成系列和板块,“当不成系列的时候,就没有资金会对其有兴趣。”
与此同时,民俗邮票的市场消耗量也不足,原因是很少礼品公司会将其集结成册。“无论是中国邮政还是民间其他企业,都很少专门为某个节日发行一些礼品册子。”喻培华告诉记者,即使是过年这样的大日子,生肖题材还是最受欢迎,“比如马年快要到来了,就会用跟马有关的邮票制作以马到功成、龙马精神为主题的礼品册。”他认为,即使真的发行民俗的册子,市场的接受程度也不会太高。
虽然民俗题材的邮票没跌破面额,但是市场价与生肖、名画等主流题材相去甚远,市场上也很难找到这些题材的货源。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