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丨带你走进护理员的世界
要不是电影《桃姐》的细致描绘,很多人对养老院了解不多。2012年4月,记者以义工身份,在上海中心城区一家化名为“白云养老院”的养老机构中,义务劳动近半月,近距离观察养老院生态。[详情]【调研报告】养老院内老人心情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昨天公布的“本市郊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专题调研报告”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心情与子女联系是否密切“正相关”。与子女每天通话的老人中80.5%心情愉快,子女每天来探望的老人中88.9%心情愉快。[详情]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被擅自变更用途或者出租,最高罚100万元;社区医院需为老人提供建健康档案等5项服务。7日起,全国首个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所谓居家养老服务,就是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既解决了养老院养老亲情淡泊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家庭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
因此,要立法保障居家养老,就需要呼唤保姆式公共服务。首先,政府在政策扶持和精神帮扶上应双管齐下。一方面,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社区养老设施配套建设,强化社区公共医疗服务,落实老年人相关补贴制度,着重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问题。另一方面,开展亲情牵手活动,鼓励社会志愿者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亲情抚慰。必要时,还可以推广“模拟家庭”模式,让志愿者与老人组成相对固定的家庭模式。通过有效整合社会爱心资源,将护理员、志愿者、老人三方有机融合,逐步打造以“亲情服务”为根本,以“快乐养老”为目标的新型养老模式。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