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丨带你走进护理员的世界
要不是电影《桃姐》的细致描绘,很多人对养老院了解不多。2012年4月,记者以义工身份,在上海中心城区一家化名为“白云养老院”的养老机构中,义务劳动近半月,近距离观察养老院生态。[详情]【调研报告】养老院内老人心情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昨天公布的“本市郊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专题调研报告”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心情与子女联系是否密切“正相关”。与子女每天通话的老人中80.5%心情愉快,子女每天来探望的老人中88.9%心情愉快。[详情]
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嵌入式养老” 即将在闵行区颛桥镇银桥社区开始推广。这种主要针对生活半自理、轻度失智失能老人在家门口养老的模式,将辐射周边社区,可上门为老人提供专业护理等服务,力争探索出一个可供借鉴的范本。 嵌入式养老主要针对集中城市化但养老、医疗等又亟待补充、完善的区域。一般将依托大型医疗机构,整合社区资源,通过部分工业用地转型或工业厂房改造等,或整合公建配套设施,提供社区养老场所。 “许多老年人不符合居家养老条件,尤其是瘫痪、半自理、轻度失智失能的老人。”颛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绝大部分老年人和子女对家门口的居住养老的兴趣,要高于养老院。但由于政策限制,许多瘫痪、半自理、轻度失智失能的老人,子女往往只能请保姆或者送到离家较远的养老院,直接导致这部分老人晚年生活质量不佳。加上随着社会平均寿命的提高,部分高龄老人子女本身也已是退休老人,需要照顾。 而嵌入式养老模式的推广,有望在社区内实现提供专业的日常照料和健康方面的居家护理指导,这类养老模式还是首次在本市试水。闵行区民政局和养老推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嵌入式养老机构设在小区,就近、便捷。让老人拥有熟悉的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社区环境,便于得到家庭成员的照顾,满足精神赡养需求,符合老人的养老心理和习俗,成本也不高。 而和现在一些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相比,它针对性、专业性强,具有专业资质的养老护理员和康复医疗师,可以根据老人个性、健康状况与需求,重点帮助解决本小区及周围高龄、独居、纯老家庭以及半自理、轻度失智失能生活需要照料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这次试点的银桥花园社区养老院,是由政府委托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上海万福年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进行运作,面向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主要针对介助、介护、失能、失智等高龄老年群体,兼顾完成日托、助餐服务。该养老院设计规模床位36张,虽然床位不多,但是服务范围能覆盖整个社区,更多的服务将延伸至养老院外。若是老人不愿意入住养老院,附近3公里辐射半径内的社区老人均可申请上门服务。比如,有些瘫痪老人在家需要专业护理,就可上门服务等。 颛桥镇将以银桥花园社区养老院试点为基础,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镇范围内条件成熟的小区逐步推广。 |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