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召开市民代表座谈会,16位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畅所欲言。从解决养老难问题到普及交通安全法规,从社区管理创新到城市现代化建设,他们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也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其中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管华盈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因为职业特殊性,管华盈特别关注养老问题:他表示,根据民政部标准,养老床位总数应占老年人口的3%,目前无锡有103万老年人,按照该标准,3.09万养老床位就够了,现在无锡的床位数已经达到3.26万张,超出3.09万的标准配置。“我统计过,目前养老机构入住的老年人却只有1.3万人,也就是说将近2万张床位是闲置的。需求与供给的不配套是无锡养老问题的最主要矛盾。”管华盈一针见血地指出。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需求与供给的不配套呢?管华盈分析,因为不对社会开放,农村乡镇养老院入住比率仅65%,还有35%的床位就成了摆设。其次不管是公办养老机构还是民办养老机构,都存在市场导向问题,不了解什么样的老人最需要入住。
“事实上,无锡作为经济发达地区,选择进养老院的,大多数是生活必须依靠全护理的老人,然后才是需要半护理的老人。能够全自理的老人入住养老院的需求不是太大,即使需求,也希望是一所提供休闲、养生等品质生活的养老院,而这一类养老院无锡市场同样稀缺。”管华盈说,另外,针对全护理老人,很多养老院并不具备全护理的条件,连最起码的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和康复服务也没有,可以说,养医结合一体化的养老模式在无锡还未形成。
管华盈建议,未来几年中,现有的养老床位中,不具备条件的要逐步淘汰,同时要多建养老护理院、康复护理院。在养老院的医疗问题上,社保部门应尽快将养老院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结算系统。
对于养老院提供的医疗和康复服务,需要有一批康复护理人才作支撑。管华盈建议,政府应给予养老院护理人才补贴留住护理人才;建立统一行业门槛,包括入住标准、分级护理标准、护理的规范性流程; 同时检查、监督、评估体系也要跟上。
座谈会上,16名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市民代表畅所欲言,带来了最基层老百姓的呼声。
(吴旻昊陈菁菁)
责任编辑:
1、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尽量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转载之信息,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信息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