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失联的马来西亚航空MH370班机,从某方面来说,展现了近乎奇蹟的国际合作:先后有26国投入,有些国家不对盘,却愿意开放领空和领海,甚至提供敏感的技术和监控数据。但「纽约时报」指出,搜寻工作也凸显中国、马来西亚、美国、印度和泰国等国的互信有限。各国在搜寻工作中都有战略利益考量,而这些利益往往相互竞争。
●各有掩饰 搜索难整合搜索所使用的雷达和卫星阵列,以及大量的情报分析师、侦察机和舰船,也可以用于间谍工作。军事分析家说,因为聚在一起,各个参与国难免想要掩饰自身的科技能力和弱点,因而留一手,这样的想法有时会阻碍搜索工作。
●拖了十天 泰国才通知例如,印度官员不愿意讨论他们从孟加拉湾获得的雷达数据,尽管孟加拉湾位在MH370可能飞过的路线上。其实,印度根本没有太多数据可提供,因为孟加拉湾不像印度与巴基斯坦边界那样敏感,印度也就没有部署太多雷达在孟加拉湾。泰国也是在飞机失联十天后,才对马来西亚表示泰军雷达侦测到该班机转向,至于为何拖了这么久才说,泰国表示「因为先前没注意到」。
●中国大马 矛盾最尖锐最尖锐的矛盾出现在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中方指责马方不愿分享搜寻的情资。但中方也不愿与其他国家分享军事雷达的原始数据,确定飞机是否曾向北飞往中亚,只是通知马来西亚,中方雷达并未发现飞机。
分析家认为,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中国不仅想隐藏自己的科技能力,还想隐藏其技术缺陷。
卫星图像是最为保密且最具争议的资讯。一名前美国高级军官表示,中方较早前发布的疑似客机残骸,后来被确定为马来西亚东部的其他漂浮物,该图片被刻意弄煳,目的是隐藏相关卫星的解析度和实际性能。
●美卫星照 有条件提供前述美国前高级军官表示,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不愿把解析度最高的卫星图像提供给任何一方,更别说美国或马来西亚,哪怕是在像这次大搜索中。但他指出,侦察卫星规模领先全球的美国,同样不会这么做。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就说,美方在「我们能够的范围内」提供卫星照片给马来西亚。
搜寻工作也凸显领土争议。印度军方回绝了中国的请求,没有让四艘中方军舰进入孟加拉湾的印度海域协助搜寻,没说出口的理由是印度在该地区的军力部署「主要是为了提防中国,如果允许中国军舰进入,部署就会曝光」。印度海军发言人夏马上校表示:「这是我们的后院,我们为什么要让其他人代劳?我们有能力,并且尽可能做到最好。」
责任编辑:
1、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尽量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转载之信息,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信息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