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五里亭妈妈”离世 42年间
2014年8月6日18时33分,“五里亭”爱心老人楼小英在金华市中医医院走完其91岁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其生前收养并一直陪伴身边的三个女儿美仙、菊菊、晶晶,唯一收养的男童张麒麟,以及亲生女儿张彩英、亲生儿子张福田,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详情]"假沸"豆浆不能喝 易中毒
豆浆营养丰富,富含很多营养素,例如蛋白质、卵磷脂、B族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但是当你的喝法不正确的时候,这些营养素很有可能无法营养你的身体,甚至有可能危害到你的健康![详情]
这个盛夏的傍晚,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我们触手可及的一切,有一个人却永远不能感同身受了。
2014年8月6日18时33分,“五里亭”爱心老人楼小英在金华市中医医院走完其91岁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其生前收养并一直陪伴身边的三个女儿美仙、菊菊、晶晶,唯一收养的男童张麒麟,以及亲生女儿张彩英、亲生儿子张福田,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
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嘴巴微张、脸色苍白,前年病重住院时,老人一度也是这样,在医生精心治疗和家人细心照料下,老人屡次转危为安。可这一次,奇迹没有出现,老人再也不会挣扎着从病床上起来,微笑着向记者、向每一个关心她的人打招呼了……
我妈妈怎么回事
一个多月前,老人身体出现明显不适,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
金华市中医医院,熟悉的医生,熟悉的环境,与上次住院不同,这次老人的健康状况颇令医生担忧。
“她一直不太会吃东西,导致严重营养不良。”肾内科主任傅晓骏介绍,老人持续进食不理想,除隔天血透外,医院还每天给她输抗感染、抗心衰等体外营养液,但由于年纪大体质弱,终因肾功能衰竭伴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等全身并发症而去世。
住院期间,老人一直由张彩英照顾。张彩英哭着说:“昨天下午,妈妈还好好的,哪想到这么快就走了。”
昨天中午12时多,晶晶从外地赶来看望,楼小英看到有一阵子没有见的女儿,摆摆手,很高兴的样子;昨天下午5时许,老人做完血透,张彩英抱她下床时,老人突然头往后一仰、眼睛往上一翻,失去知觉。
“我妈妈怎么回事?”张彩英大声疾呼。
医生赶紧跑到跟前,发现老人的心脏已经停跳,连忙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一个半小时后,终告回天无力。
奶奶快醒来
抢救期间,子女们均从不同的地方及时赶到医院。9岁的张麒麟紧紧握着老人的手,哭喊道:“奶奶快醒来!”
奶奶最终没能睁开眼,看看这个她最疼爱的孙子几天不见是不是长高了,长胖了。
菊菊满脸泪水,哽咽着说:“妈妈苦了一辈子……下午4时多,我从厂里打电话到医院,问妈妈怎么样,说好好的。心想着等手里的活忙完再来医院,哪想到这么快就不行了。”
菊菊告诉记者,老人住院以来,几乎不怎么说话,问她什么事,均以摇头或点头示意。还时常大小便失禁,幸好大姐照顾得周到,每天身上擦洗得干干净净。前天晚上,大姐刚给她洗过头,原本昨晚想给她理发的,没想到特意带来的剪刀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妈妈脸上有眼泪
给老人穿寿衣时,病房里哭成一团。
张彩英抱着老人的头,一声“妈”叫得现场人的眼眶都湿了。她不停地摇着老人,似乎要把老人摇醒:“以为你会好起来的……妈,你起来……”
张福田走到老人跟前,突然叫了起来:“妈妈脸上有眼泪!放心,麒麟会长大的,你不要再有牵挂。”
张美仙轻轻抚摸着老人的头发、脸庞,泪水夺眶而出:“我们都来了。安心点,我们会好好的。”
懂事的麒麟站在大人中间,一声不吭,暗自垂泪……
老人很不容易,很伟大
隔壁病房的病友和家属陆续围上前来。
因为有段日子了,他们都知道这里住的就是以前报纸、电视上见过的“五里亭”爱心老人。
老人不幸辞世,他们惋惜不已,对老人靠捡垃圾收养35名弃婴的经历,油然而生敬意。
64岁的汤溪人吴青香竖起大拇指说:“老人救了这么多弃婴,很不容易,很伟大!”
楼小英和丈夫张洪斌在金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们虽然生活艰苦,但非常有爱心。他们自己吃得“猪食不如”,对捡来的孩子却宝贝得很,经常用捡破烂换来的钱给他们买奶粉吃,先后收养了35名弃婴。
1995年11月30日,74岁的张洪斌因病突然去逝后,楼小英便独自挑起了这个特殊家庭的生活重担。2007年6月,老人在82岁高龄时,还收养一名弃婴,也是唯一的男弃婴———张麒麟(见左上图)。小麒麟在老人的呵护下,如今健康成长。
26年前,本报率先报道“五里亭”的事迹后,持续关注至今。2012年,本报再次率先报道楼小英病重住院的消息,引起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全国媒体广泛关注。老人病中牵挂的张彩英户口以及张麒麟户口、上学等两大心愿,在本报牵线、社会各界鼎力相助下,最终得以实现。这之后,楼小英再无所求。
今年辞旧迎新之际,记者见到楼小英时,老人一脸安恬。
昨晚,老人一样走得安详。
这位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国希望工程第一人”的爱心老人,将在这个繁星点点的夏夜,与阔别近20年的丈夫重逢。愿天堂没有弃婴,愿爱心的车轮跨越时空,永远转动。
一路走好!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