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浙江省政协委员、台州市政协副主席张蕴华认为,浙江省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一床难求”,建议政府降低土地价格,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目前,浙江省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1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23.23万人,占总人口的17.25%,同时各类养老机构床位约20.6万张。
对照以上数据,张蕴华指出,每百位老人拥有床位2.5张,这就意味着至少97%的养老问题不能靠养老机构得到解决。
她提到,目前浙江省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一床难求”,不少老人排队还轮不上。而民办养老机构由于成本高导致收费也高,且多数服务设施硬件相对落后,整体缺乏较高层次的娱乐活动,无法满足老人对养老机构的多元化需求。
在张蕴华看来,数以百亿计的养老机构建设资金仅依赖政府财政包揽是不现实的,民营资本应该成为浙江养老机构的主力。但她认为,目前浙江丰厚的民资并没有在这个领域发挥足够的作用。
她指出,虽政府已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但实际因相关优惠政策缺乏可操作细则等,使社会力量难以介入。“主要表现在落实土地难、审批时间长、扶持力度小、投资收益低等,严重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由此,张蕴华建议,政府在201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基础上,研究出台更积极、更具体的《浙江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降低土地价格,提高按建成床位数给予的补贴标准。
“相关部门要全力扶持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在立项、规划、用地、环评、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审批,要将政府在税费、供水、供电、通信、有线(数字)电视等方面的优惠落到实处。”张蕴华建议。
同样,浙江省政协委员、舟山市政协副主席蒋志伟也指出,养老机构投资大、成本高、管理难、回报率低,建议政府出台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
他建议,首先要解决用地指标和价格问题。“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土地可按政策性住宅用地价格以招拍挂出让方式供地,允许取得养老服务用地的投资商可将部分房产进行分割转让,从而解决其融资问题。”
记者了解到,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到2013年,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1.8万张。
浙江省政协委员、省知联会副会长袁小强认为,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现有床位的10%,力度还不够,建议政府加大投入。
责任编辑:
1、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尽量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转载之信息,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信息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