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他退休已经18年,可完全闲不下来。这位退休老党员,不仅是江干区闸弄口街道万家花园社区服务型党支部书记、先锋社团“星火服务”团长,还挂了个社区企退人员自管大组长,专为辖区1057名老人服务。除此之外,整个街道17个社区大组长,汪鑫泉还是召集人。
最近他与几个大组长总碰在一起,要做一件大事——他们耗时两个月,骑车或者换乘多辆公交车,跑遍了大杭州20多家民营养老机构,实地考察,精挑细选拿出了一份详细“攻略”。
“说白了,就是为老哥哥、老姐姐们跑跑腿,也为我自己提前探探路。”汪鑫泉摆摆手,语言朴素坦诚。
他推荐的养老院有三个门槛
做这件事的初衷,汪鑫泉说老人有需求——
时代在发展,现在的老年人不像过去,一听到“养老院”就摇头,脑海中总是与“遗弃”、“孤老”联系在一起。
这不,好几个老人都问过我,汪师傅啊,年纪越来越大,总跟子女住,他们工作忙,太麻烦孩子们了,想找一家养老院住进去。一张床多少钱啦?听说公办的都没床位啦?你帮我们打听打听。
扩大到整个闸弄口街道,总人口约8万人,户籍人口5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8%,其中企退人员总数为14163人。
老龄化程度,可见一斑。
“公办养老院,确实一床难求,收费低,位置还在市中心,你排个一两年,根本睡不上。”他说,然而在杭州,确实也有一些温馨舒适、交通便捷的养老机构兴起。
如何挑选,汪鑫泉有自己的标准。
“首先是能住得进,没有床位,或者无法接收,那肯定推荐不来;第二,价格不能太高。老年人嘛,还是比较节俭的,有点钱,总想着花在孩子们身上,价廉物美肯定最受欢迎;最后一点,交通得便捷。”他说。
跑了20余家,最终推荐8家
过完年,汪鑫泉就动身了。
“没有调查,哪有发言权。”他首先从离家最近的入手。艮山西路上,闸弄口新村车站旁,有一家杭州爱康温馨家园。
“这里比较温馨,有858张床位。”他实地看了看,房间里配有独立的卫生间、热水器、空调、电话、无线呼叫器、电视和网线等。
此外,还有医疗保健系统,24小时有全科医生和护士提供服务。饮食方面,每天有六荤八素可以选择,且一周菜肴不重复。
“我问过了,费用最低是1750元/月,还算可以。”汪鑫泉说。
他最远是去了临安白水涧。“换乘公交车,3个多小时才到,这里自然环境真是没得说,后面就是山,到了春天,满山都是笋。”
考察后,他得出结论:这是典型的农村养老,费用比较高,86平方米的套间,40年的租住权是21万元,房内设施、设备自理,没有食堂,也没有医疗机构。
“一个是费用高,另一个,不适合半失能或失能老人。”汪鑫泉说。
跑了20余家,他最终推荐了其中8家。
汪鑫泉也给它们分了分类——
在他看来,自然环境好的,有杭州绿康医院、余杭康泰托老所、绿城蓝庭护理院,以及新开张的金秋钱塘老年公寓;住宿条件比较不错的,有杭州海华幸福家园,这是宾馆式养老,再有就是金秋钱塘了;说起医疗条件,目前比较推荐慈养、博养、绿康三家医院,都能进医保的。
目前为止,在汪师傅的介绍下,已有三四位老人入住了合心意的养老医疗机构。
责任编辑:
1、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尽量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转载之信息,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信息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