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五里亭妈妈”离世 42年间
2014年8月6日18时33分,“五里亭”爱心老人楼小英在金华市中医医院走完其91岁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其生前收养并一直陪伴身边的三个女儿美仙、菊菊、晶晶,唯一收养的男童张麒麟,以及亲生女儿张彩英、亲生儿子张福田,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详情]"假沸"豆浆不能喝 易中毒
豆浆营养丰富,富含很多营养素,例如蛋白质、卵磷脂、B族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但是当你的喝法不正确的时候,这些营养素很有可能无法营养你的身体,甚至有可能危害到你的健康![详情]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9月22日公布的本市城乡居民养老意向调查报告显示,有87.5%的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养儿防老”,73.1%的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以房养老”。调查还显示,当前老年人对养老服务有三大期盼,包括缓解养老机构供需矛盾、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养儿防老”认同度最高 “养儿防老”观念在中国较普遍。此次调查显示,有42.3%的受访者对“养儿防老”表示赞同,45.2%的表示较赞同,两者合计87.5%;有12.5%的受访者表示不赞同。在农村地区,“养儿防老”的养老模式认同度更高,94%的农村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养儿防老。 在老龄化、少子化现象日益突出的社会环境中,采用反向抵押的按揭方式“以房养老”,也成为老年人减轻养老负担的一种可能途径。此次调查显示,共有73.1%的受访者表示赞同或较赞同“以房养老”,26.9%表示不赞同。受访者不赞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房养老”容易激发家庭矛盾;有的老人认为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不需要“以房养老”。对于农村地区老年人而言,“农村宅基地不允许买卖”,无法实施“以房养老”。 近七成受访者倾向家庭养老 尽管当前城乡居民家庭小型化形态基本形成,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但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家庭养老仍是他们的首选。调查显示,有67.3%的受访者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21.2%倾向社区居家养老,另有11.1%和0.4%则分别倾向于机构养老和其他方式养老。分区域看,有74.7%农村受访者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高出平均水平7.4个百分点。 此次调查中,“纯老”家庭超过半数,其中有老两口家庭,也有独居老人,还有两代老人家庭。调查显示,“纯老”家庭老年人中有24.7%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比重高于平均水平。调查中,受访者选择社区居家养老主要是可以不离开熟悉环境,又对家人照顾不到的地方进行补充。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化和较低费用也是他们选择这一养老模式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有41.3%的受访者将“服务质量”列为最关心的因素、39.7%将“收费水平”列为最关心的因素,两者合计为81%;“设施、环境”和“品牌信誉”的选择比率分别为6%和5.8%。 三大期盼有待满足 调查显示,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有三大期盼。一是希望缓解养老机构供需矛盾。2012年本市养老机构床位数与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的比例为2.9:100。但调查显示,有11.1%的受访者希望“机构养老”。受访者反映,条件稍好或者公办的养老机构要预约排队等候1年左右才能入住。可以预见,随着本市“纯老”家庭和高龄老人数量不断增多,养老机构的供需矛盾将更显突出。 二是希望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显示,有9.2%的受访者认为社区助餐服务与需求还有差距。部分受访者反映,社区老年助餐点离家较远,希望能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但助餐点由于服务人员少、无正规送餐工具、食品卫生要求高等原因,无法胜任送餐服务。 三是希望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水平。由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多为“4050”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技能缺乏,不能满足老年人迫切需要的精神慰藉、医疗康复、社交帮助等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工作。调查中,有养老服务机构反映,少数服务人员甚至不能完整记录老年人一天的生活轨迹,增加了管理难度和风险。 |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