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大。资料图片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杜啸天)目前我国养老金的筹集方式大体可分为社会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和个人积蓄三种,社保只能保基本,商业保险和个人积蓄取决于个人经济能力。通过日常消费积分来积攒养老金的消费养老正在作为新形式出现,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昨天,由市老龄服务事业产业联合会、市老年协会等联合主办的“中国(深圳)消费养老模式研讨会”在深圳举行,集中研讨消费养老模式等问题,并推动消费养老公益项目在深圳的推广和普及。
社保养老独力难支
市老年协会副会长谭家歆在研讨会上介绍,中国目前的养老形势越来越严峻。他表示,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大,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人数第一次超过2亿,且每年以1000万人以上的速度增长;二是养老服务业刚需程度不断加大,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独居、空巢、留守、随迁、失独等大量新的老人群体增加了服务刚需;三是生活成本逐年增加、养老金增加赶不上物价上涨等问题困扰着百姓,延迟退休、调整计生政策、以房养老等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深圳大学社会学教授易松国表示,中国社会的养老结构面临转型,一方面原有养老体系正在弱化,即不少“单位”已经不再担负养老功能,养老重任渐渐落在家庭个体上。另一方面,“421”型的倒金字塔结构在大城市十分普遍,家庭养老压力倍增。因此,保险公司、金融机构推出的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理财、以房养老等新的保障形式和服务项目,将使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
“消费养老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养老新形式。”谭家歆表示。易松国介绍,积分宝消费养老公益项目目前已在华中、华东、西南及华北逾50个城市开始运营,在获得政府推动、商家支持的同时,该养老服务模式得到了市民认可,消费养老持卡会员达到50万余人。未来,消费养老在中国将成为继政府养老、商业保险后最重要的社会养老补充模式。
消费养老登陆深圳
中国互联网、养老及金融创新专家叶彦宏介绍,消费养老模式引入我国后,经过近几年不断的总结和完善,目前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体系。去年5月,中国首家专业消费养老增值服务平台积分宝开始面向全国拓展消费养老项目,当年全国定点商户发展至逾万家,百姓开通账户突破50万,中国人保成为该项目最大的保险供应商。目前,项目已在浙江、河南、重庆、贵州等地进行了成功实践,受到老百姓和商家的认同。
昨天,市老龄服务事业产业联合会、深圳百孝汇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联手浙江积分宝,共同开启深圳人消费养老服务平台项目。研讨结束后,沃尔玛、海雅百货等大企业纷纷与百孝汇养老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积分折扣等优惠活动我们一直都有,现在将这些折扣为消费者积攒起来,交给金融和保险机构理财增值,消费者受益,我们也固定了更多的客户。原来大家消费积分换各种礼品,现在也许不再选择换礼品,而是攒养老金了。”沃尔玛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获悉,目前消费者只要办理相关终端银行卡,在指定的签约商家消费,在享受购物优惠的同时可获得额外的“养老积分”,积分将通过中国人寿保险变成个人养老金,如此循环消费、不断保值增值。市老龄服务业事业联合会会长王小毛表示,“希望企业在参与这一项目的过程中,眼光要放长远,切切实实让老百姓获得折扣,不要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事情损害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
名词解释
消费养老
消费养老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2002年,英国NECTAR公司发起通用积分模式,就是把老百姓在日常消费时获得的折扣计入个人银行账户,并通过金融、保险等第三方机构进行保值增值,从而达到消费者积攒养老金、商家锁定更多客户、增加销售额的双赢目的。2003年,美国Golden Points在通用积分模式基础上建立消费教育机制,这是消费养老最初的雏形。

责任编辑:
1、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尽量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转载之信息,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信息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