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五里亭妈妈”离世 42年间
2014年8月6日18时33分,“五里亭”爱心老人楼小英在金华市中医医院走完其91岁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其生前收养并一直陪伴身边的三个女儿美仙、菊菊、晶晶,唯一收养的男童张麒麟,以及亲生女儿张彩英、亲生儿子张福田,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详情]"假沸"豆浆不能喝 易中毒
豆浆营养丰富,富含很多营养素,例如蛋白质、卵磷脂、B族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但是当你的喝法不正确的时候,这些营养素很有可能无法营养你的身体,甚至有可能危害到你的健康![详情]
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可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大类。健康长寿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因素中,又因人而异,且有所侧重。现将影响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简述如下:
1、遗传因素
我国各地大量资料表明,百岁老人的家族长寿率高达50.3%-77.9%,百岁老人父母终年平均年龄都超过70岁。我市百岁老人的父亲平均寿命为69.4岁,母亲为72.2岁,而当时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才35岁。资料较确实的百岁老人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六人平均终年高达82.6-86岁。美国队2200名男性和1800名女性研究表明,双亲死时超过80岁的后代比双亲死时不到60岁的后代平均寿命高20岁。芬兰和瑞典队12000人的调查分析,发现母亲寿命长短和儿子的寿命有一定关系,而父亲的寿命只与儿子有关,与女儿无关。以上资料表明,长寿与遗传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2、性别因素
世界各国人口的女性寿命普遍高于男性。我国调查得知,80-90岁男女比例为1:1.81,90-99岁男女之比为1:2.38,100岁以上男女之比为1:3.13。我市为1:5.61。俄罗斯百岁老人男女之比为1:3.54,日本为1:4.56。两性寿命长短差异的原因有人认为,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女性染色体是XX染色体,男性是XY配对,人类若干免疫调节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面。这样,男性只有一份而女性具有双份免疫调节基因,因而女性较男性更为长寿。但是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主要决定男女寿命差别的原因,可能仍是后天因素。男性能量代谢较女性高30-40%,高能量代谢也影响寿命的延长。此外,男性一般操劳多、强度大、艰险大、伤亡机会多、烟酒不良嗜好多、生活不规律等也影响长寿。晚近,有学者报道说,男性精子是长寿因子,女性吸收后可以延年益寿,此点看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婚育因素
大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结婚者较独身者长寿比例高,婚后离异和中年丧偶未再结婚的长寿者少。有人报道,近亲结婚生的孩子长寿者非常少。我市百岁老人父母近亲结婚率为7%。结婚年龄早晚与长寿关系尚无定论。出生时父母年龄和胎次与长寿有一定的关系,长寿者中70%以上是第一、二胎。我市百岁老人头胎者占40.5%,二胎者占30.4%,这表明他们大多数是在父母青壮年时期生育的。国外资料也表明,头胎孩子和年轻母亲生的孩子寿命也要长些,而高龄母亲生的孩子寿命较短。我市百岁老人平均结婚年龄为21.3岁,从未离异者占87.6%,有再婚者占12%。资料表明婚姻美满、性生活和谐,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从而有利于人类的寿命延长。
4、地理、环境因素
农村、山区环境幽静,气温、气压适宜,空气新鲜,日光充足,森林茂密,空气中阴离子比较多,公害污染少,这为长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地区百岁老人较多。自然条件如何影响寿命,目前颇为瞩目的是对微量元素的研究。在长寿地区有人发现长寿老人吸收锰较多和铜较少的现象。锰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对血脂和需呀有影响,铜能诱发实验性动脉硬化,高锰低铜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5、时代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它包括政治、经济、人口、文明、社会福利、卫生服务等因素。早在4000多年前,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18岁左右。我国解放前政治腐败、长期战争动乱、贫穷愚昧、传染病流行、营养不良、医疗条件差、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低等因素,平均寿命只有35岁。解放后,1990年期望寿命已达70岁,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32亿,80岁以上老人已达1300万,百岁以上老人约有18000人。2002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7.50万人,占总人口18.8%,80岁以上者达到40000人,90岁以上者达4600多人,95岁以上者997人。根据2002年5月户籍统计,在全市145万人中,百岁老人达172位,远远超过联合国确定的每百万人口中应有75位百岁老人的长寿地区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寿命将会不断提高。
6、饮食营养因素
我国长寿老人饮食的基本特点是粗细粮混食,荤素搭配,素多荤少,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少吃油腻,营养适度,定时定量。从营养成分看,基本维持低热卡、低脂肪、多含不饱和脂肪酸、适量蛋白质和较多维生素。由此可见,适宜而全面的营养师多数健康老人的共同特点。同时,要养成有啥吃啥,不偏食,不暴食,不过饥,不吃太冷、太热、太硬、太咸或太刺激食物的良好饮食习惯。
7、运动因素
在百岁老人中,终身从事体力劳动者占98.5%。生命在于运动,坚持运动能改善心脏功能,体内氧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作用。运动能使患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机会减少,突然死亡的危险降低。更重要的是,运动能使人身心更加健康,精力充沛,睡眠时间相对减少,肌肉有弹性,自信心更强,忧虑减少,抑郁症患病率降低,有助于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不吸毒、不酗酒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等。目前,在中老年人中推行的气功、散步、慢跑步、背向行走、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交替运动、缩肛运动等,是相当有效地自我保健方法,有益于健康长寿。
8、心理情感因素
百岁老人普遍心胸开朗、性情温静、无忧无虑、遇事乐观,少计较个人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即使适应良好、情绪上成熟的人,也不可能期望没有忧虑、悲伤、恐惧、紧张、不满足与挫折,也不可能设想总是生活得非常愉快和幸福。由于人生活在及其复杂的社会当中,使得人们不可能度过一个没有斗争的一生。应该认识到,躯体和精神上的紧张与松弛的交替发生,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对于具有进取精神、有抱负的人来说,可能更为明显。处理好紧张的压力,保持良好的情感反应,有一个正直、愉快的心态,助人为乐,知足长乐,自得自乐,将有益于提高防御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可减少自杀、犯罪、离婚、吸烟、吸毒、酗酒、意外死亡和疾病的发生,有利于延年益寿和生活幸福。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