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五里亭妈妈”离世 42年间
2014年8月6日18时33分,“五里亭”爱心老人楼小英在金华市中医医院走完其91岁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其生前收养并一直陪伴身边的三个女儿美仙、菊菊、晶晶,唯一收养的男童张麒麟,以及亲生女儿张彩英、亲生儿子张福田,送老人走完最后一程。[详情]"假沸"豆浆不能喝 易中毒
豆浆营养丰富,富含很多营养素,例如蛋白质、卵磷脂、B族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但是当你的喝法不正确的时候,这些营养素很有可能无法营养你的身体,甚至有可能危害到你的健康![详情]
张国玺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100001
1、概述
药王孙思邈,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学家,不但精通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儒的经典著作也十分精通,也是一位集佛道儒为一体的大家。孙氏一生著作80余部,除了《干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还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1卷、《会三教论》1卷、《福禄论》3卷、《摄生真录》1卷、《龟经》1卷等。
孙思邈不仅是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学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养生学家。孙氏的一生不慕虚名不恋权势,以钻研医道、医术、养生为己任,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既有养生理论,也有养生方法,并能身体力行,所以能享年百余岁,其养生方法主要为五个方面。
2、精神养生
《黄帝内经》在精神养生中提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度百岁……以其德全不危也。”药王孙思邈遵循古训,认为随着欲望的减少,心:由“静少而动多”,逐渐达到“动静相半”,然后“静多动少”,最后达到“一向纯静”的境界。而且进一步指出具体措施,即不要有“多思”、“多念”、“多欲”、“多语”、“多笑”、“多愁”、“多乐”、“多喜”、“多怒”、“多好”、“多恶”等十二种恶习,因为这些恶习会使人出现“神殆”、“志散”、“智损”、“形劳”、“气争”、“藏伤”、“心慑”、“意溢”等病状,不但使人享受不到人生的乐趣,而且有损于健康长寿。孙思邈继承了道家“少私寡欲”和“清静无为”的思想,淡泊名利,多次辞谢了朝廷的封赐,终身不仕,隐居山林。虽然他“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而至中年、老年时期健康状况极好,如唐太宗即位后,曾召他入京,看到他虽已50多岁,但其容貌气色、身形步态如同少年一样,十分赞赏。孙氏不慕名利,数十年亲自上山采药,为民间百姓救治疾苦,所以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人们尊称为“药王”或“孙真人”。
3、起居养生
孙思邈很重视起居养生,认为“山林深远,固是佳境……若得左右映带岗阜形胜最为上地,地势好,亦居者安。”居住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长寿,众所周知世界级的长寿地区多是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浅山区。
日常生活中做到起居有常也很重要,人们应该顺应自然,有序有度。如《千金方》指出,“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春欲晏卧早起,夏及秋欲侵夜乃卧早起,冬欲早卧而晏起,皆益人。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虽云晏起,莫在日出后。”
古训中提倡人们应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太阳的升降为标准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即按照“人体生物钟”的规律来安排作息时间有益于健康。据调查,长寿老人大多是起居有时,生活有规律。孙氏对日常生活中的小节亦十分重视,如:“凡人居止之室,必须尉密”,“小觉有风,勿强忍之,久坐必须急急避之,久居不觉,使人中风”。家中沐浴,“必须密室,不得大热,亦不得大冷”。
孙思邈还提倡房室养生,既主张节欲养生,又反对禁欲,认为正常适度的性生活对人体是有益的。孙氏称:“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所以应该:“须识房中之术……非欲务于淫佚苟求快意:务存节欲以广养生也”,主张性生活要有所节制,如“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凡人气力自有强盛过人者,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
4、饮食养生
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食养与食疗,认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称“若能用食平疴,释情追疾者,可谓良工”。一个医生应“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说明药王对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的重视。
孙氏具体地提出日常饮食应;“顺应四时,随之而变。”即:“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末各取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如何饮食养生,孙思邈提出了两种,一是清淡,一是节制。他认为,过食膏梁厚味,对人无益,“喜生百病”;五味摄食过多,则易损伤五脏,经常酗酒者,则会“腐烂肠胃,渍髓蒸筋,伤神损寿”。因此,饮食要清淡,五味要调和,食物要清洁,食量要有度,饮食要有规律,不可偏食偏嗜。孙思邈的这些饮食养生的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5、运动养生
孙思邈非常注重运动养生,而且身体力行。他强调晨勿贪睡,鸡鸣即起,平卧于床,导行健身。运动肢体,活动关节,按摩周身,以达行气活血,养筋壮骨,除劳解烦,祛病延年之目的。并提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建议人们经常进行身体的运动或适度的劳动,并主张“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意思是说要根据天气的情况采取适量的运动。
相传孙思邈自己有十大养生方法;即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津常咽、耳常鼓、腰常摆、腹常揉、肛常提,膝常扭、脚常搓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这些运动,可以使人的气血流通,经脉调和,有益健康。在所有的运动方法中,孙氏首重吐纳导引术,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具体地讲述了导引的方法:“面向午,展两手於脚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良久,徐徐乃以手左托右托上托下托前托后托,瞑目张口,叩齿摩眼押头拔耳,挽发放腰,咳嗽发,阳振动也。双作只作,反手为之,然后掣足仰振,数八十九十而止,仰下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闭目沉思,想乏空中太和元气……”。有文献认为孙思邈只所以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确凿的年寿最高的中医学者,这与他养生有术,注重导引保养有关。
6、药物养生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中共载有药物养生方剂59首,以通过补益中药来增强体质,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如书中的茯苓酥方、杏仁酥方、地黄方、黄精膏方、饮松子方等,不仅载有药名药量,还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合制之法,以便他人依法炮制。
据现代药理学分析,孙氏的药物养生补益方中,如茯苓、杏仁所含的化学成分对人体十分有益,有些是现代医学界公认的抗衰老成分,对健康长寿有益。
7、结论
药王孙思邈养生有道,摄生有术,经验丰富,所以能享年101岁,他的养生思想和摄生经验,对于指导我们今天养生保健事业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item: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