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外养生 > 正文阅读

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在哪里

2013-11-26 来源: 作者:单片机 [T T]

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在哪里

穷人消费富人投资

女人都喜欢花钱,报纸上那些大版大版的购物广告,都是打给女人看的。

女人常常发疯似地买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后扔进储物柜里,直到落满灰尘,最后被当作废品处理掉。她们其实并不心痛,因为已经爽过了,花钱的意义在于购物的过程,至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反而降到了其次。

这样的女人,你永远不要指望她成为一个投资家,她的兴趣只在于让钱流出去,而不在于让钱流进来。

很多穷人之所以一辈子都是穷人,就因为有同样的心态。穷人的钱不是资本,穷人不是投资家,穷人只是消费者。

一件时装会很快贬值,穿不了多久就只有扔掉。而购置可以赢利的资产,却能让钱源源不断流进你的腰包。

一 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还可以转手卖,不同的处理方法决定了它的性质。同样一个东西,可能是资产,也可能是负债,就看钱是流向你的口袋,还是 从你的口袋里流出去。如果你拥有的一套房子是让钱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资产;如果是为了这个房子,把钱从口袋里流出去,它就变成了你的负债。

富人总是尽量地把一切东西变成资产。穷人却总是把有限的东西变成负债,两者的距离当然会越拉越大了。

穷人买彩票富人当老板

说起投资,穷人总觉得房地产和股票是最好的选择,既不耽误上班,又可以轻轻松松操作,一边拿着稳定的收入,一边梦想着一夜暴富。

但是富人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老板,是成立自己的公司,把它经营好。在国外,公司经营好后,很容易上市,比尔盖茨并不买股票,但他拥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

很 多穷人都爱去买彩票,他就没有想过,彩票也是一个产业,那些卖彩票的人是怎么经营的呢?首先要让人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得有一个理由,彩票的理由就是中奖 (虽然只是一个希望);有了收钱的理由,还得有收钱的手段,对彩票来说,就是大量设投注点,利用分散在大街小巷的投注点,把散钱汇集起来;为了吸引更多的 散钱,他需要打广告,树立一些中奖发财的榜样,还需要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奖金返还给彩民,以刺激投注的热情。此外还有彩票销售权的取得、投注点的管理、利益 的分配等等。

彩票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做成的,它是一整套设计严密的营销方案,是一宗大生意,一个大产业。把卖彩票的道理想透了,很多生意上的门道你就懂了。

如果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怎样选号、怎样投注、怎样去中大奖上,那么你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你成功的几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几乎等于没有。你的钱永远只能被别人汇聚,为别人利用,成为别人事业的基石。

穷人做事情富人做事业

事业和事情,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

如 果有人投资让你去开一个杂货店,你做还是不做?从做事情的角度考虑,开杂货店用不着风吹日晒雨淋,除了进货,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可以闲聊,可以看报,可 以打毛线,不可谓不轻松。钱呢,也有得赚,进价6毛的,卖价1元,零七八碎地一个月下来,衣食至少无忧。干吗不做?但换一个角度想,开了杂货店,你就开不 成百货店、饮食店、书店、鞋店、时装店,总之,做一件事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做别的事的机会。人生几十年,如果不想在一个10平方米的杂货店内耗过,你就得想 到底做什么更有前途。从事业的角度,你要考虑的就不是轻松,也不是一个月的收入,而是它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到底有多大。



决定你是富人还是穷人的12条标准:

1自我认知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也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2休闲

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苦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来武装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耳夫球也不忘带者项目合同。

3交际圈子

穷 人:喜欢走穷亲戚,穷人的圈子大多是穷人,也排斥与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是也就是穷人的模式。大家每天 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利,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

4学习

穷人:学手艺

富人:学管理

5时间

穷人: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赚大钱,要想悠闲轻松就会失去更多赚钱的机会。穷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么混起来不烦。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分钱而气恼不已,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富人:一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赚钱,也无论钱挣得是多还是少,都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闲,闲在身体,修身养性,以利在战,脑袋一刻也没有闲着;穷人的闲,闲在思想,他手脚都在忙,忙着去麻将桌上多摸几把。

6归属感

穷 人:是颗螺丝钉。穷人以为出身卑微,却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从属于并依赖于一个团体,于是他们以这个团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 范,为团体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迁徙。对于穷人来说,在一个著名的企业里稳定的工作几十年,有实习生一直干到高级主管,那简直是美得不能在美的理想。

富人:那些团体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富人,他们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你不从属于自己的团体,你就什么都不是,一名不文。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培养新人,以便随时可以把你替换掉。

7投资及对待财富

穷 人:经济观点就是少用等于多赚,比如开一家面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一年就净赚2万,对于穷人来说很不错了。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即 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也不愿意冒风险,最终还是走不出那一步。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 毕竟是那样的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同样的开面馆,富人们会想,一家面馆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如果有一亿资金,岂不是要开 5000家面馆?要一个一个管理好,大老板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呀?还不如投资宾馆,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资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 来也有2000万利润埃

8激情:能不能干成事,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

穷人:没有激情。他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对不会 做到最好。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看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 店打折,他会激动;电视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传一串往下流,穷人有的只是一种情绪。

富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激情,穷人终将不是穷人!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

9自信

穷人:穷人的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戴和豪华的配置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成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10习惯

穷 人:有个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难过。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来的用来 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出来,日子有艰难了。穷人把羊卖了,买成了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 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

富人:根据一个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的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储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帐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了成功。

11上网

穷人:去163/sohu/上网聊天,穷人聊天,一是穷人时间多,二是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富人讲究荣辱不惊,温柔敦厚,那叫涵养,有涵养才能数大根深。穷人就顾不了那么多,成天受着别人的白眼,浑身沾满了鸡毛蒜皮,多少窝囊气啊,说说都不行?聊天有理!

富人:去icxo.com上网找投资机会。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来。

12消费花钱

穷人: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相信贵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他们更在乎产品的质量,比如会买15元的纯棉t恤,也不会买昂贵的莱卡制品。

 

从穷人到富人只要3步

轰轰烈烈的“理财”旋风已经席卷大街小巷,无论“才”女还是“财”女,似乎有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学会管理钱包,做个富女人。

第一步:储蓄

储蓄?大部分读者会质疑,这第一步也太平凡了。没错,致富的第一步就是储蓄,储蓄未必能成富翁,但不储蓄绝对成不

了富翁的。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水电房租、聚会、看电影、买新衣服……不知不觉似乎就没有了能储蓄的钱,那怎样才能存到钱呢?

不妨在每个月发工资时,计算好必须的支出后,将剩余资产的一部分立即进行银行定存或者基金定投。若能坚持实施,成效一定会令你大吃一惊。

第二步:记账

明明记得自己这个月只花了1400元,而钱包里却少了2600元,剩下那1200元哪里去了呢?仔细想想,时尚包包、超眩小饰品还有一顿必胜客……不经意间花的一些小钱,最终导致了财富的悄然“蒸发”。

要 养成记账的好习惯,在看到自己的小账本后,聪明的女性会很清晰地判断出什么是必要的支出,什么是头脑发热后的浪费,而在今后消费时加以避免;或者使用信用 卡,轻而易举地追查每一笔花销的来龙去脉,提醒自己开源节流。总而言之,了解自己在投资、储蓄与消费上的比例,才有助于平衡生活,同时作出明智的投资决 定。

第三步:选对投资工具

每月投资5000元,多少年后能变成100万呢?若选择年投资回报率2%的定存方式需要15年;选 择年投资回报率5%的基金,需要12年;选择年投资回报率10%的投资工具则只需要10年。可见,如果能选择正确的投资工具,那么无疑能大大加快致富的步 伐,当然,希望取得高回报的同时,也应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

富人是怎样炼就的

许多人不明白,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巨大的财富?阔佬们究竟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到底理财致富的条件何在?

说实话,和诸位一样,这些问题长期来也令我不得“要领”。直到前不久我听说这样一个成为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在此与大家分享。

这 个“神奇公式”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起每年定期存款1.4万元,享受平均5%的利率,如此持续40年,他可以积累的财富为1.4万元 ×(1+5%)×40=169万元。但是,如果这位年轻人将每年应存的钱全部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市场,并假定能获得年均20%的投资报酬率,则40年后, 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猜测是在200万元至800万元。然而,“神奇公式”给出的答案是1.0281亿元!而这个数据,乃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 到:1.4万×(1+20%)×40=1.0281亿。试试将这个天文数字与前述平均投资报酬率仅为5%的定期存款相比,你会发现两者收益的差距达70余 倍之巨,多么令人惊讶!

尽管这个“神奇公式”听来很是悬乎———一个25岁的上班族,若依此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就能成为亿万富翁。如 此,全世界阔佬将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相信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不高,因为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少人会将之进行到底。毕竟漫长的40年里,会发生多少不可预 料之事。

显然,“神奇公式”真正的目的,是告诉人们投资理财并无什么复杂技巧,最重要的乃是观念。每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是养成了一般人 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即投资理财的能力。如此,那些令人困扰的贫富问题就有了“基本标准”的答案: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赚了多 少,也非一味开源节流,而是取决于如何理财。这便是致富的关键。

由此,我想起另一桩趣闻:20世纪40年代,纽约某银行来了一位妇人要求贷 款1美元。经理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不过需要她提供担保。只见妇人从皮包里拿出一大堆票据说:“这些是担保,一共50万美元。”经理看着票据说:“您真的只 借一美元吗?”妇人说:“是的,但我希望允许提前还贷。”经理说:“没问题。这是1美元,年息6%,为期1年,可以提前归还。到时,我们将票据还给你。” 虽心存疑惑,但由于妇人的贷款没有违反任何规定,经理只能按规定办手续。当妇人在贷款合同上签字,接过1美元转身要走时,经理忍不住问:“您担保的票据值 那么多钱,为何只借一美元?即使您要借三四十万美元,我们也很乐意。”妇人说:“是这样,我必须找个保险的地方存放这些票据。而租个保险箱得花不少费用, 放在您这儿既安全又能随时取出,一年只要6美分,划算得很。”一番话让经理恍然大悟。

可见,在我们身边总有人抱怨现实条件不佳,使他们与财富无缘,但为何总有些看似平凡者,却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其实,关键在于他们勇于创新,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正所谓因循守旧者,往往与财富无缘;善于创新者,却能收获更多。想来,这也是理财致富的条件之一。

责任编辑:单片机
1、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尽量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转载之信息,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信息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国外养生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发布
<dl> <dt><a class="avatar m rc"><img src="/avatar/[item:uuid]_s.gif" /></a></dt> <dd> <h3><t><a href="[item:uuid!ulink]">[item:unames]</a></t><i></i></h3> <h4>[item:message]</h4> <h5><t>[item:tim!date]</t></h5> </dd> </dl>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美国认知度最高的无名小酒庄 价

    葡萄酒的销售世界,与其他高档消费品有一个分别,就是酒的品质比品牌重要。葡萄酒的世界,却可以发生这样的事情;只要品质够好,就算没有历史和规模,也可胜过大牌子的名酒庄。[详情]
  • "无龄感"生活

    整个人际圈氛围,让我感到大家都过早放弃自己。好像一起爬山,爬到一半,绝大多数人选择不再继续,有些干脆往山下走,一个想继续往上的人,难免寂寥。寂寥也许不算什么,更艰难的是精神土壤的丧失,继续成长变得异常困难。[详情]

养生节目

更多>>
  • 养生第21130611期 推动孩子的成长
    健康之路第20131113期 许樟荣讲控制饮食降血糖,无糖食品
    养生汇第20131113期 陈莉莉讲刷牙的方式,牙列缺损
    养生堂第20131112期 十六字诀巧养骨(2)
    天天养生第20130416期 观舌知健康之观舌苔
    天天养生第20130417期 五重门挡住今年的流感(重播)
    健康北京第20130417期 谨防癌从口入
    养生汇第20130418期 肾气虚的养生法